工业和项目建设,成功启动、渐入佳境。把工业和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安平经济发展的重要“引擎”,强力推进园区突破,力促工业发展水平提升。①东区破题。为优化全县生产力布局,我们在反复调研讨论、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,把工业区发展的重心从城南调到城东,成为破解困局、激活全局的一个战略举措,远期规划做到20平方公里,起步区7平方公里。按照省级开发区的标准和“大规模、大框架、大市场、大物流”的思路进行打造,实现了园区规划设计上的重大突破。为破解多年来土地市场混乱造成的征地难题,借这次全国开展土地执法检查督查的重大契机,大力整治土地违法交易行为,有效遏制了违法占地严重的势头,为园区征地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在提高推进效率上狠下功夫,仅半月时间就完成了征地任务和补偿款的发放,同时园区道路规划、招投标及水、电、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压茬推进,为企业进场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、创造了便利条件。东区的破题为我县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大的“舞台”。②项目落地。前天,我们在工业园东区举行了全县14家亿元企业入园奠基仪式。刘可为书记、高宏志市长,以及其他相关市领导、市直部门领导应邀专程出席,不但浓厚了我们抓项目建设的氛围,也为今后的发展争取了更多市直部门的支持和帮助。奠基仪式的举行、14个项目的落地,标志着安平工业聚集区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,标志着安平工业产业化水平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,标志着产城融合、产城一体、产城互促双赢的格局初步形成,也标志着市四大班子对安平工作思路的认同和肯定,还标志着支持、鼓励和帮助。③产业提升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发展方式转变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。a、以建设工业东区为契机,对入园项目制定了严格的准入门槛,规定必须是高附加值、低耗能、无污染的高科技项目,投资强度达到每亩200万元,固定资产必须过亿,项目建设容积率达到70%以上,年亩均纳税达到2万元以上。如首批入驻的14个大项目,建成后将对提升全县的产业结构、打造工业发展高地,起到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。b、围绕培植丝网产业龙头,着力在“做大、做强、做品牌、做领军”上下功夫,筛选了英凯模、安加等六家企业组建集团。同时,不断引领各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进军,积极探索丝网深加工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,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晋档升级。c、为助企业发展一臂之力,我们成立了县政府融资平台,为企业研发引进新设备、新产品、新工艺,做精、做专、做深、做细产品,提供资金支持,调动了企业提升发展水平的积极性。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、解决融资难题,在积极鼓励本地国有商业银行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,主动加强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沟通和联系,争取了华夏、中信、民生三大银行来安平考察市场、开展业务,华夏银行已准备放贷1亿多元支持9家入园企业发展。